Structure Search

    Search

    Online Support

  •  Customer service

    Location: Industrial Info

YACOO:研究病原体?《自然》杂志认为须对微生物和宿主共同分析

2014-12-18 来源:转载自第三方

病原体一词的使用导致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将无益的关注放在细菌上,而这可能正在妨碍治疗方法的发现。
 
19世纪80年代末,“病原体”这个术语开始被用来指代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从那以后,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中造就其致病能力的特质。一些重大发现如各种细菌和真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经产生。的确,那些最久远和最可靠的疫苗诸如白喉和破伤风疫苗,通过促使人体产生让细菌毒素失效的抗体来抵御疾病。
 
然而,如果没有宿主,细菌不可能引起疾病。例如,真正让白喉患者死亡的是由白喉毒素激发的强烈炎症反应,包括喉咙上会阻碍呼吸的灰色厚假膜。同样地,正是一些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株激发的白血球大规模活化导致了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出现。
 
《自然》杂志日前撰文指出,疾病是宿主和细菌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几种可能结果中的一个。这样的解释听起来似乎显而易见且简洁明了。不过,这里面的问题可不仅仅牵涉语义学:“病原体”一词的使用导致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将无益的关注放在细菌上,而这可能正在妨碍治疗方法的发现。例如,对于正在西非发生的埃博拉疫情,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疾病和死者身上,尽管抑制疾病暴发的关键线索或许会从那些即使暴露于这种病毒但仍身体健康的人身上找到。
 
研究人员不应将焦点放在细菌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而是应关注宿主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破坏了宿主以及如果这样又是如何破坏的。这种方法将需要不同的研究工具以及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之间更多的潜在合作。

如果涉及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 SuZhou Yacoo Scien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Founder International
Yaco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用户登录   站内地图